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发布倡议:减量包装齐参与,绿色消费我先行
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更损害消费者权益,与“双碳”目标背道而驰。为贯彻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国家标准,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在此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助力企业减量包装,倡导消费者理性选择,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家园。
一、过度包装:隐形的资源浪费与环境之痛
1. 数据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因过度包装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超3亿吨,仅月饼、茶叶等节日礼盒每年消耗包装材料达百万吨,造成数十亿元资源浪费。
2. 污染触目惊心:塑料、金属等包装材料难以降解,长期堆积污染土壤水源,威胁生态链安全。
3. 消费者权益受损:部分商品包装成本占比高达40%,消费者被迫为“华而不实”的包装买单。
二、致企业:减量包装,践行社会责任
1. 优化设计,落实标准:严格执行包装国家标准,减少冗余层数与填充物,推广简约包装。
2. 创新技术,绿色转型:采用可降解材料(如秸秆、竹纤维)、可循环包装箱,探索“裸装”“散装”等环保模式。
3. 诚信经营,透明定价:明确标注包装成本,杜绝“天价包装”,以品质赢得市场信任。
三、致消费者: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
1. 理性选购,优选简约:优先选择包装简约、材质环保的商品,抵制“套娃式”礼盒(如一层茶叶+两层泡沫+三层硬纸盒)。
2. 自带容器,减少浪费:购买散装食品、日用品时自备布袋或可重复利用容器,减少一次性包装依赖。
3. 主动监督,依法维权:发现违规过度包装商品,可通过12315平台投诉,或向当地消协举报。
4.小贴士:
- 如何识别过度包装? 轻压包装,若内部空隙明显或层数超3层,可能违规。
- 认准绿色标识:优先选择带有“中国环境标志”“可回收”标识的产品。
四、凝聚合力,共建绿色消费生态
1. 平台与商超先行:电商、连锁超市应设置“简约包装专区”,对过度包装商品限流提示。
2. 媒体与学校联动:通过公益广告、校园课程普及绿色消费知识,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
3. 全民参与监督:鼓励消费者分享“减量包装好物清单”,曝光典型浪费案例,形成社会共治氛围。
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呼吁:让我们与企业、政府携手,从减少“一层包装”做起,用每一次理性选择推动行业变革,让绿水青山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