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家用汽车三包争议处理 服务中心2023年上半年汽车类 投诉举报情况通报
一、总体情况
2023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家用汽车三包争议处理服务中心共受理汽车类消费投诉举报2690件,同比增长29.95%。其中,投诉2562件,举报128件。涉及乘用车新车消费投诉举报1367件,二手车消费投诉举报383件,汽车后市场消费投诉举报940件。内蒙古自治区家用汽车三包争议处理服务中心办理66件,下派属地办理2624件。通过电话接诉2323件,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2315投诉举报平台接诉1507件,通过线上方式接诉367件。
二、具体情况
(一)各盟市情况
各盟市投诉举报量情况如下:呼和浩特市1018件,包头市463件,呼伦贝尔市139件,兴安盟88件,通辽市106件,赤峰市194件,锡林郭勒盟54件,乌兰察布市161件,鄂尔多斯市89件,巴彦淖尔市227件,乌海市124件,阿拉善盟15件,满洲里市11件,二连浩特市1件。
其中,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投诉举报量较多,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5.06%。
(二)投诉举报问题类型分析
投诉举报涉及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汽车“三包”期内质量问题681件,占总量的25.32%;虚假宣传、乱收费、欺骗隐瞒实际情况703件,占总量的26.13%;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394件,占总量的14.65%;二手车侵权问题383件,占总量的14.24%;定金、订金、押金侵权问题159件,占总量的5.91%;保养、洗车、维修等服务侵权问题253件,占总量的9.41%;其他问题117件,占总量的4.34%。
汽车“三包”期内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乱收费、欺骗隐瞒实际情况问题较为突出,主要集中在收取保险保证金和金融服务费等多名目款项。
汽车“三包”期内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软件漏洞上。随着汽车制造商涉足计算业务的增加,汽车的功能也在增加,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仪表盘报警问题、中控系统发生故障等,背后都有系统问题的身影。对此,汽车厂商、经销商统一解释为:“系统需要升级,升级了就没事了。”这与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以至于很多消费者无法接受。
(三)品牌投诉举报量排行榜
2023年上半年投诉举报量按品牌排名前十位分别为:大众130件、本田43件、丰田40件、比亚迪37件、奇瑞33件、吉利31件、奥迪29件、哈弗28件、宝马26件、奔驰21件。大众品牌自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汽车销量常年位居前列,但是投诉量也随销量一起增加,主要集中在迈腾、Polo、朗逸、探岳等车型。投诉举报问题主要有不按时交付车辆、中控显示屏故障等。
三、消费提示
车辆的维修记录是汽车的诊疗单,消费者一定要认识到其重要性。通过维修记录中的送修问题、检查结果、修理项目、更换的零部件名称和编号,我们可以掌握汽车的具体维修情况,在我们在车辆出现问题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汽车发生三包责任争议时,修理记录信息也可作为重要的判定依据。
规范的修理网点一般都会在检查和修理后,向消费者提供对应的修理记录单据,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积极索要和保存好修理记录。